南宫NG28官方网站分析 进口葡萄酒扫码价依旧存在虚高还有了新猫腻伴随葡萄酒市场进一步分化以及市场监管整治,进口葡萄酒的市场乱象有所好转,但近日有记者调查发现,线上线下的销售价格方面再次出现了新“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其中,最为明显的还是
在网上经常能看见各种关于葡萄酒的提问,相信大家遇到过较多的一种便是询问价格的,比如“刚买的/朋友送的红酒扫码价1000元,请问这酒好吗?”“家里珍藏多年的葡萄酒,扫码价xxx元,能卖多少钱?”
不了解行情的消费者,很习惯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来查看一瓶葡萄酒的扫码价以判断自己所购买商品的价值。很多时候花100元买的产品,扫出来的价格是500甚至上千,作为消费者也会很高兴,感觉自己占了便宜。这样的想法本身是很正常的,但却被很多喜欢“走偏路”的商家瞄准了空子,以此来蒙骗消费者。
事实上,葡萄酒瓶身扫码价曾因价格虚高而发生过被下架整治。公开资料显示,部分葡萄酒标签中会印制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可获得葡萄酒的产区、年份以及价格等信息,而这一价格即为扫码价。据悉,扫码价最早出现价格查询类APP中,目前消费者多使用微信进行扫码查询。不少消费者也曾向微信投诉过扫码价虚高,微信则曾在2019年9月对扫码价进行了批量整改清理,将原有价格全部下架。
但根据目前记者走访情况,治理后扫码价高于实际售价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在价差上稍有收敛。北京某酒水经销商张先生告诉记者,对于扫码价的上架录入,酒商可以自己找制作条码的商家,并由酒商提供产品的条码、名称、图片、价格以及公司营业执照等,并需要向制作条码的商家支付约1000元/条的二维码费用。编者在刚入行时就对此有所耳闻,这在行业内甚至都已经成为了某种“潜规则”。
酒类专家肖竹青透露,标高扫码价可以为商家留出价格调整空间。一方面,商家拉低实际售价并与扫码价对比,打出“促销”的旗号,以此促进销量;另一方面南宫NG28娱乐官网,商家可以利用标高的扫码价自由调整产品实际售价,以此获取利润。
如果说扫码价略有虚高还情有可原,那么散酒罐装、仿冒、年份造假等行为就已经触及底线了,所谓的“行业潜规则”致使进口葡萄酒领域目前仍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看到,有网友投诉一家名为“嘉酒轩”的线元的澳大利亚干白葡萄酒时,酒标的正标及背标图片均显示酿酒所用葡萄为2013年份、在2014年进行罐装,但该网友实际收货的酒却为2017年罐装,而卖家则以消费者“购买时未明确要求年份”来推卸责任。就上述问题,记者分别联系该消费者与商家进行核实,但截至发稿前,该消费者暂未做出相关回应,商家也并未回复。
除了扫码价,酒商的套路还有很多。在鱼龙混杂的进口葡萄酒中,年份造假是最简单的。据悉,年份造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部分线上酒商在商品详情页标注的年份,与消费者实际收货的酒水年份不一致;另一种则是有些酒商会以“标签做旧”,用新酒充老酒。
值得关注的是,散酒罐装行为其实一直为行业所诟病。一位不愿具名的进口商向记者介绍了进口散酒罐装的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保税区内进行罐装,商家标注进口葡萄酒,这属于合法行为;但还有一种是在保税区外罐装,这一类葡萄酒受国内商法等相关法律监管,且不再属于进口葡萄酒,而此时商家再标注进口进行售卖即构成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上述酒商还向记者透露行业内的“”现象。据该酒商介绍,所谓,即进口商先通过正规渠道进口一个货柜的葡萄酒,然后找一家灌装厂直接仿造自己进口的这些葡萄酒,而这些仿冒品成本极低。当监管部门上门查访时,该进口商出示的是正规渠道进口的相关合法手续,以此来逃脱监管和追责。
针对行业乱象,肖竹青表示,传统意义上的假酒,是不法商贩不经过酿造而是使用化工原料人为勾兑的假酒南宫NG28娱乐官网,这类市场其实已经很小。如今的葡萄酒虽然也是酿造出来的,却是用一个品牌的酒去冒充另一个品牌的酒,这虽不会给消费者带来健康伤害,但也不会检测出酒水产区不同。
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逐渐扩张,由沿海市场逐步向更为广阔的下层市场渗透,而酒商也逐渐衍生出越来越多的招数来“钻空子”。对此,殷凯告诉记者,不法酒商之所以猖獗,一方面是进口葡萄酒逐步下沉,但消费者的葡萄酒知识和饮酒观念并不成熟,且获取葡萄酒渠道匮乏(即信息不对称)。二三线城市中,部分消费者追求的“性价比”,其实也只是单纯去看价格高低,而这正好被不法进口商瞄准并利用南宫NG28娱乐官网。
由于监管难度较大,短期内进口葡萄酒市场乱象很难根除,只能加强监管力度以求缓解,而消费者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益。编者建议是,望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葡萄酒时,尽可能选择比较靠谱或自己可以信赖的渠道与商家。
肖竹青也指出,这一乱象短时间很难根除,市场监管难度也较大,唯一可行的还是需要消费者加强葡萄酒消费观念,选择正规渠道或平台进行购买,在线下选择知名酒类专卖店或选择大型实体商超,尽量购买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同时,相关酒企也可进一步加强消费者葡萄酒教育,逐步了解葡萄酒。
如果从追本溯源来出发,市场对进口葡萄酒的监管其实可以从酒庄这一源头来加强管控。但肖竹青认为,事实上国外很多独立酒庄并不大,且成本有限,因此并没有过多的营销费用来进行渠道布局和市场推广。而很多酒商也正是利用这一情况,达到在国内市场售卖时,以原装酒和国内罐装酒进行混淆,欺骗消费者。
编者与酒庄的接触经验则是,即便酒庄实力足够、营销费用可以跟上,但更关键的问题是酒庄精力与人手往往有限,只能在中国寻找代理商、进口商后,全权交给对方打理推广运营,因此很难做到监管。